蕪湖LNG
全力抓好項目運營管理
日前,隨著10輛滿載液化天然氣的槽車緩緩駛入充裝區,首批200噸液化天然氣經低溫管道順利注入1#儲罐內,標志著燃氣集團蕪湖LNG接收站正式開啟商業運營新篇章。

自試生產工作以來,蕪湖LNG接收站始終堅持高目標引領,全力做好試生產期間的各項工作,在安全管理、生產運營、創新驅動等多個關鍵領域積極作為,為后續的穩定運營與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嚴守安全 構建堅實保障體系
蕪湖LNG始終將安全視為項目的生命線,將“抓安全就是積善行德”的安全管理理念貫穿于設計、施工與試生產的每一個環節,強化紅線意識,健全安全管理體系,嚴格落實集團公司各項安全管理要求,壓實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,全方位、多層次地加強安全管理工作。堅持依制管理,把安全制度建設作為安全有效管控的有力抓手,制定下發了20余項QHSE管理制度文件,4次修訂、下發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,并嚴格將各項制度落實到現場。
日常巡檢
強化安全教育,通過“午間課堂”“師帶徒”“現場跟班巡檢”等形式,對全體職工開展高頻次安全培訓,定期評比安全生產標兵,打造“預防為主、技術為基、全員參與”的安全文化氛圍。常態化組織開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,提升員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責任意識。加大日常巡檢力度,增設夜間突擊檢查,同步推進智能化系統規劃建設,利用智能檢測設備,實現全感知體系、全智能控制及全融通平臺的智能“三全”體系落地,對儀表、壓力、液位等參數進行不間斷監控,確保設備24小時安全運行,為蕪湖LNG項目的安全試運行筑牢安全防線。
精準把控 穩步推進試車進程
作為正式投產前的“終極演練”,試車投產是對項目全套設備與技術進行全面驗證的關鍵環節。自去年底儲罐投料試車工作啟動以來,燃氣集團扎實開展接產人員隊伍建設,利用“現場跟班巡檢”形式開展接產人員理論培訓,并組織接產人員前往漳州LNG、濱海LNG等進行外送實操培訓,切實提升職工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為高效推進試車進程打造一支素質過硬、業務精良的運維隊伍。
試車過程中,各投產小組堅守工作崗位,24小時輪班駐守項目現場,實行“早安排、午檢查、晚總結”工作機制,精準按照試生產方案規范操作,嚴格按照投料試車程序,技術人員密切關注各項生產參數變化,嚴密監測甲烷含量、控制溫降速率,精準執行中控指令,通過工藝調整及再液化系統的利用,未發生閥門、管道凍堵問題,高效完成關鍵設備設施性能測試,運行參數均正常。先后順利完成儲罐預冷、BOG處理系統聯動調試、儲罐液位建立、首站及管網氣化外輸、系統保冷循環、商業進液等重要節點工作,使得試生產各項工作安全高效推進。
創新攻關 持續拓展效益空間
面對項目復雜工藝挑戰,燃氣集團始終堅持技術創新驅動效能,強化技術保障,試車團隊通過不斷優化試車方案,完善試車計劃節點,實現了多項試運投產技術的創新應用。儲罐事業部生產運行部部長吳謙介紹,“我們在進液預冷、BOG處理系統聯動調試等方面,采用槽車完成1#儲罐預冷、利用1#儲罐預冷產生的BOG完成2#儲罐置換、提前調試BOG處理系統。”這一方式大大減少了預冷LNG使用量,降低了BOG放空損耗,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。在工藝優化、技術創新、指標管控等方面深入推進生產精益管理的同時,該集團圍繞降本增效,創新內部技術服務模式,對槽車裝卸等階段性增量業務進行標準化定價,形成服務清單,鼓勵職工在休班時間提供技術服務,推行“一專多能、一人多崗、操檢合一”。自蕪湖LNG接收站試點實施以來,槽車裝卸崗位用工費用從傳統外委用工模式的280萬元降至40萬元,降本增效成效顯著。
據悉,此次商業進液圓滿完成為下一步項目全面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,項目全面運營后將為保障區域能源的穩定供應、助力區域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。
“下一步,燃氣集團將按照集團公司決策部署,全力打好蕪湖LNG項目運營首戰,以蕪湖LNG接收站為戰略基地,創新運營模式、合作模式、技術模式,做大上游氣源、暢通中游管線、開拓下游市場,壯大清潔能源產業,為集團公司建設全國能源頭部企業作出應有貢獻。”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。